宁夏大学

本科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农学专业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5-06 00:00:00| 点击:

宁夏大学农学专业,始建于1958年,与大学同龄。建校初期,从原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和教育部南京农业院校师资培训班等国内著名农业院校抽调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组建了教师队伍,他们不但为学科建设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且为宁夏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学术界享有盛名。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我校农学专业形成了一个具有深厚积淀和明显地域性的传统优势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于1995年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宁夏第一批区级重点学科,2001年和2006年,经评估后两次得到重新确认,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作物遗传与育种学于2002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农学专业2007年被国家教育部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50余年来,农学专业已培养本专科生1500余人,硕士生63人,他们已成为宁夏农业行政管理、农技推广和科研教学战线的中坚力量。

1、专业发展与优势特色

近年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农学专业继续发展,特别是2002年2月第二轮合校以来,农学专业又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在专业发展方向上紧密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一宗旨,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凝练研究方向,培养实用人才,突出优势与特色,取得了较大进展。

1.1作物抗逆栽培与育种

我国西北农区和宁夏农业是在干旱缺水、土壤贫瘠和灌溉区土地盐渍化等逆境条件下从事的生产事业,作物抗逆生存成为本地区作物生产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从教学内容中紧紧扣住“作物抗逆”这一主题,重点突出逆境生理、作物抗旱、抗盐栽培育种等内容并且以大量的相关科研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补充丰富教学内容。近年来,由本专业教师许兴教授主持和多名教师参加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盐碱地改良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为这一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冷凉区设施农业高效栽培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要素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的集中体现;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的特点,是世界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我区及西北地区属气候冷凉地区,露地农作物生长季节短,生物产量有限,通过设施栽培,可有效延长农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并实现反季节生产,丰富市场供应,是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内容中突出冷凉地区设施栽培这一特点,重点讲述与实践相关内容,并以本专业教师李建设教授主持和多名教师参加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冷凉区设施农业项目和自治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为支撑,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

1.3保护性耕作体系建设

宁夏南部及中部和西北众多区域属于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冷凉,降雨稀少,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害是本区域制约农作制度发展及农作物种植的主要限制因素,实行以保护性种植和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农作制度建设,是本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教学内容中突出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保护性耕作制度的建立等内容,本专业教师许强教授主持和多名教师参加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牧交错带保护性耕作和压砂地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

2.专业建设目标

农学专业的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为突破口,突出优势与特色,打造一个有西北和宁夏地域特色的、在国内或西北地区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农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平台。

3.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3.1强化实践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重新确定合理的通识课、通修课、专业方向模块课和任意选修课的比例,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强化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拓宽知识面;强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实习方式,将教学实习由单一的每门课程安排的实习调整为多门课程的综合实习,继续加强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环节(实习期限自3月初至9月底)。在已有的宁夏大学实验农场、宁夏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等8个教学(生产)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去年新建3个实习基地,建设集展示、科普、教学等多种用途为一体的农作物标本室和活体植物采集园。学生通过参加完整的作物生长周期内的生产环节,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院制定了针对大二学生的科研导师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竞赛,增强实践能力。

3.2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

本专业现有区级重点学科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下设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个。在学科建设上,加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学科的建设内涵,使之成为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创新基地作用的平台。在学位点建设上,现正积极申报“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助教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学位者12人。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是一支业务精、教学经验丰富和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队伍。通过引进、委培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培养学科带头人,打造一只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历层次的高质量的教学团队。

3.4加强课程、教材和实验室建设

本专业现有“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等3门区级精品课程,“遗传学”为校级精品课程,现正积极申报“农业气象学”和“试验统计方法”等2门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本专业选用的教材大部分为“面向21世纪”教材或近年来新版高质量教材,本专业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7部,如:面向21世纪教材《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植物营养学》、《农业生态学》等。在学校各类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本专业的农艺实验室、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农科基础实验室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和实验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提高。

3.5加强学术交流

本专业教师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了解国内外的学科发展与研究动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为专业发展献计献策。2007年6月,许兴教授组织并主持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第三届“应用碳同位素分辩率技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国际研讨会;2009年8月,组织并成功举办了国际旱地保护性耕作学术研讨会;2011年7月成功举办了第15届中国农业生态学会学术研讨会。2007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先后与日本千叶大学、新泻大学、武藏工业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来院讲学,先后有十多名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科研成果,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动态。

3.6强化科研对教学的渗透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将自己的创新成果、经历和科学前言传授给学生,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农学专业89%以上的教师都承担了科研任务。学生在参加为期7个月的生产实习中,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科研与教学相互渗透与促进。2007年,农学专业学生70%的毕业实习经费及论文内容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支持,2008年,增长到85%,2009年,增长到90%以上,2010-2011年,增长到100%,课题来源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自治区科技攻关课题、自治区自然基金等。学生在直接的科研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科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7继承与发扬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农学专业是生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经常需要面向农村,深入到田间地头搞研究,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是老一辈农学专业教师留下的优良工作作风,也是农学专业取得成绩的基础。现在的教师团队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了前辈们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并将其落实到工作中,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优良品质之一。

返回上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