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查看更多查看更多
-
07-11 2025
党建引领促发展,实践赋能助振兴 ——宁夏大学农学院农资系师生赴大嘴村开展“三下乡”党员实践活动
【农学院 侯贤清/文/图】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党建活动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宁夏大学农学院农资系师生走进大嘴村,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三下乡党员实践活动,在田间地头、村落农户和企业车间中践行初心使命,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发展。一、深入田间实践,探索农业奥秘活动首日,师生抵达大嘴村马铃薯实践基地。在郁郁葱葱的马铃薯田间师生分组开展实践探索。在种植区域,同学们运用专业知识和测量工具,精准测量马铃薯植株叶片的长、宽等数据,详细记录不同生长阶段马铃薯的形态特征,为后续的生长研究和产量预估积累数据。同时,气象观测小组调试仪器,实时监测田间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要素,并初步分析气象条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测量观测结束后,师生们与田间劳作的农户围坐在一起,展开亲切交流。农户们分享了多年积累的马铃薯种植经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同学们则结合课堂所学,为农户们讲解科学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要点,现场气氛热烈融洽。通过交流,同学们深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更深刻体会到农户们的辛勤付出和对科学种植技术的迫切需求。二、开展党员活动,深入调研民情随后,师生们来到大嘴村村委会,与村干部共同开展党员活动。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乡村党建工作、农业产业发展、村民生活状况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农资系师生介绍了学院在农业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表达了希望通过专业力量助力大嘴村发展的意愿;村干部则详细... -
05-20 2025
党建引领聚合力 支部结对谋新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系教工党支部与农林经济管理教工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农学院 葛志军/文/图】2025年5月16日上午,宁夏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系教工党支部与经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教工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先后走进银川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闽宁镇立兰酒庄,以“行走课堂”为载体,在田野实践中深化党建与专业融合,书写“党建红”引领“产业绿”的育人新篇,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强国与乡村振兴使命。来自两学院的教工党员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农村发展研究生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殷红子熟:在艺术与自然中解码产业升级上午9时,师生一行抵达第一站——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这座灰白建筑群与1500多亩枸杞田相映构成田园综合体,是以唐代诗人刘禹锡“殷红子熟照铜瓶”为灵感打造的文化地标。庄园打破传统展馆模式,以开放式场景体验为核心,打造集种植观光、艺术打卡、研学食宿于一体的“枸杞生活共同体”。一号馆“明心堂”采用极简主义建筑风格与水景设计营造出禅意空间,师生在会议室“知行学堂”开展现场教学研讨交流,农林经济管理教工党支部书记王琳瑛老师结合课程指出:“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升级,更是文化与生态价值的再发现。百瑞源以艺术赋能田园,为‘农业+文旅’提供了新范式。”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庄主郝晓琴在座谈中言道:“做农业,一要有家国情怀;二要有创新精神;三要对未来永远充满信心。”农学院教工党员代表侯贤清老师即兴发言:“感谢百瑞源殷红子熟枸杞庄园,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党建引领下特...
查看更多
-
05-29 2025
农学院举办AI+课程群建设专题培训活动
【农学院 王新谱/文/图】2025年5月28日下午,农学院成功召开了两场教学专题培训活动。宁夏超星公司受邀为农学院的教师开展了关于AI+课程群建设的专题培训,旨在提升教师们在智能教学领域的专业素养,推动学院课程建设迈向更高水平。此次培训聚焦于AI+课程群建设的关键环节,结合农学院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三个专业当前的课程建设目标与实际需求,超星公司的资深培训师详细介绍了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培训内容涵盖了智慧课程搭建、超星多元图谱构建、资源检索优化以及学情分析等多个智能教学场景。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与实操演示,教师们对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互动,就如何搭建智慧课程框架?智慧课程内容有效重构等与培训师展开热烈讨论。将AI与教育深度融合,利用AI应用完成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实现主动性学习的有效激活。培训师结合农学院的专业特色,依托多层级的课程知识图谱体系和精准关联的教学资源,全过程记录学生的学情,为教师评估学生学习表现提供量化指标、为教学策略调整提供数据依据。为教师们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将AI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中。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们的技术应用能力,更为学院后续的课程群建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积极响应学校关于AI+课程群建设的号召,已获批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三... -
04-11 2025
农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素养发展”教学沙龙活动
【农学院 王新谱/文/图】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素养和能力,充分发挥党员骨干教师引领和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农学院于4月9日成功举办了主题为“青年教师教学素养发展”的首季教学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顾欣教授、王彬教授及梁熠副教授共同主持,农学院党总支书记葛志军、副书记兼副院长王锐出席,10余名青年教师参与交流。活动伊始,顾欣教授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出发,阐明了教学沙龙活动举办的背景与目标,强调通过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聚焦教学实践中的共性难点,为青年教师提供适配性支持,助力学院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葛志军书记在致辞中回顾了农学院近年来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果,并指出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核心力量。他强调,青年教师需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激发活力、以协作凝聚智慧”,为学院发展注入新动能。王锐副院长则从实践层面出发,结合新时代育人要求,鼓励青年教师做好校园课堂与田间课堂的有机融合,通过教学项目和教学培训的积极参与,提升课堂吸引力与育人实效。在互动交流环节,青年教师们结合授课实际,围绕“课程教学设计优化”“师生有效互动”“ AI等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参加了在线问卷调查。沙龙组织者针对问题逐一记录并分类,明确后续将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专题工作坊”等分层支持机制,系统性解决教学难题,为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高持续赋能。本次沙龙以...
查看更多
-
11-27 2024
“扎根乡土,守正创新”——第三届农村发展研究生论坛如期举行
【农学院 陈家乐/文/图】为厚植专业情怀、夯实基础知识、深耕学术素养,培育高质量三农人才,第三届农村发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第一期于2024年11月25日下午在朔方校区D233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特邀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公共管理学博士袁明宝作主旨报告。宁夏大学农学院党总支书记葛志军、林业与草业学院副教授马潇源、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琳瑛出席会议,与会成员涉及农村发展、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论坛由王琳瑛老师主持。会上,袁明宝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两经一专:专业化学术能力的训练与养成”的报告,详尽阐述了“两经一专”的内涵,即体系化的经典阅读和经验训练对于专业化学术能力养成的重要性。他强调:社会科学训练应避免仅通过教材实施,一方面,它往往只呈现结论,而忽略了推导出结论的过程,这使得学生难以充分理解知识的本质;另一方面,教材通常以真理的形式传授知识,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教条主义思维。因此,经典阅读显得尤为重要。他倡导学生进行饱和读书,选择经典著作,以硬读的态度深入钻研,不仅要掌握具体的专业概念和知识,更要通过阅读训练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真正养成学术综合能力。报告中,袁老师还结合自身积累的田野案例,分享了在经验训练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不怕重复、进行多点调查和区域比较、开展集体调查与现场研讨、进行不分专题的全面调查以及掌握深... -
09-06 2024
“生态文明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作物学科学术报告
【农学院 邵冬南/文/图】9月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应宁夏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学科邀请访问我校,并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人生与稻路》的学术报告。农学院院长李培富主持报告会,作物学学科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学术报告会。谢华安院士首先与大家分享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农业科技工作者如何发扬科学家精神,以及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历程,然后详细论述了杂交水稻育种过程中,丰产性、抗逆性、品质性及适应性等性状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未来育种新方向应以传统育种方法为基础,结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与染色体工程、植物诱变、生物育种等技术展开。谢院士的学术报告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特别是将杂交水稻育种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对科研的启迪还是思政教育的深化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报告会后,谢院士热情地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并就相关专业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