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
当前位置:首页 > 检索结果
-
12-11
葛静
葛静 讲师 电子邮件:gj2019@nxu.edu.cn 办公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德勤楼322 研究领域:农业气象学 招生专业: 基本情况 葛静,女,1989年12月生,主要从事干旱气象学、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适应研究。 教育背景 2015.09-2018.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12.09-2015.0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资源 -
04-25
媒体报道:科技特派员农学院张娟老师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举办了“大美科技特派员”作品征集活动,彭阳县科技局推荐的作品《贫困县飞出了“金凤凰”》,对我院张娟老师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张娟:贫困县飞出了“金凤凰” 她是宁夏大学副教授,科技特派员,中国共产党党员。作为一名党员,她积极响应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号召,切实发挥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 -
12-11
葛志军
葛志军 教授 电子邮件:gzjyc@163.com 办公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德晖楼206 研究领域:农业经济与政策、农村发展 招生专业: 基本情况 葛志军,男,1973.12,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营销、农业经济与政策、贫困与农村发展。 教育背景 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宁夏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系,获学士学位; 2004年9月至2007年6月,宁夏大学 -
02-22
基于“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构建线上翻转课堂——宁夏大学顾欣教授与全国教师在线分...
为保障疫情期间的高校教学运行,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2月21日,宁夏大学农学院顾欣教授通过超星集团在线教学平台,向全国10万余名教师开展了题为“基于‘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构建线上翻转课堂”的示范指导性培训。 培训是针对疫情期间的在线授课要求和运行环境精心设计和打造的。根据众多教师对在线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熟悉、准备不充分的实际情况,培训内容紧紧围绕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差异,传统翻转课堂和 -
12-15
罗成科
罗成科 副研究员 电子邮件:chkluo2002@nxu.edu.cn 办公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德勤楼506B 研究领域:水稻抗逆分子育种 招生专业: 基本情况 罗成科,男,1979年9月21日生,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稻抗逆相关基因的挖掘、克隆、功能解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教育背景 2010.09-2013.12,厦门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 -
11-24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所
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研究所 -
11-24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12-15
农学院受聘为宁夏枸杞现代产业学院理事单位
【农学院 王新谱/文/图】近日,宁夏枸杞现代产业学院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农学院受聘成为理事单位,王锐教授被聘为理事。宁夏大学农学院等40家企事业单位出席了成立大会。 据悉,宁夏枸杞现代产业学院将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围绕现代枸杞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需求和关键技术,通过建立合作新机制,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的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 -
12-15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研究所
乡村振兴与农村发展研究所 -
12-17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简介
农业资源与环境隶属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一级学科,下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农业环境保护三个二级学科。宁夏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教研室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土壤农化教研室;2001年成立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2002年获批植物营养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硕士生。 本教研室现有教职工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博士12人,自治区“313”人才1人。承担的主要课程有《土壤学》、《土壤地理学 -
12-17
植物保护系
宁夏大学农学院植物保护系组建于2023年5月,前身为植物保护教研室始建于1984 年,早期开展专科教育,1992 年提升为本科专业,2000年获批“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硕士学位点,2013 年获批校级重点学科,2014 年被教育部和农业部批准为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复合应用型)。全系共有专任教师13人,高级职称10人,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4名;博士学位教师占69 -
11-24
宁夏粮食作物种质创制与生长调控科技创新团队
宁夏粮食作物种质创制与生长调控科技创新团队于2023年3月获批建立,依托单位为宁夏大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是: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抓手,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统领,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原则,立足宁夏优势特色作物,通过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绿色生产技术模式,重点解决宁夏农业生产中的干旱、盐碱、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围绕宁夏优质粮食作物开展遗传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