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 王雅欣 胡广政 马一帆/文 韩松果/图】2025年7月15日至20日,宁夏大学农学院“硒望田野”实践团队12名师生深入宁夏中卫市香山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科技助农、直播带货、田间指导等多元化形式,为当地硒砂瓜产业注入新动能,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科技下乡:破解硒砂瓜品质提升难题
香山是全国四大知名硒砂瓜核心产区之一,当地“压砂栽培”技术虽能保墒抗旱、补充天然矿物质,但如何通过科学手段进一步提升产量与品质,仍是瓜农亟待解决的难题。实践团队抵达首日,便携带土壤检测仪、便携式糖度计等专业设备投入工作。
在瓜田中,农学专业学生乔丽佳通过检测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随即向带队教授吴宏亮请教。“墒情正常,但需每亩增施50公斤腐熟羊粪,配合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结构。”吴教授的现场指导引来瓜农围观,种植户马建国捧着20斤重的硒砂瓜感慨:“专家来了,咱种瓜更有底气了!”

团队当天完成120份土壤样本检测,提出28条针对性改进方案,并协助设计“硒瓜鲜享”云平台,实现土壤养分动态监测。数据显示,团队抽检的32个硒砂瓜样本平均甜度达11.9度,较去年提升近1度,创近年新高。

直播助农:创新营销打开市场新局面
“家人们看这瓜纹,像不像水墨画?”在香山深井村官方直播间,团队成员马天星手持切开的硒砂瓜,向镜头展示晶莹剔透的瓜瓤。这场持续3小时的助农直播吸引1400余人次观看,点赞量突破5万次。团队特别设计的“甜度挑战”环节随机抽取观众赠送“瓜王”,吴宏亮教授在直播间隙强调:“要将专业知识与销售技巧结合,才能真正帮瓜农打开市场。”
除直播外,团队还指导瓜农运营短视频账号,拍摄12条种植纪实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0万次。活动期间,团队协作销售硒砂瓜4.2万斤,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额增长。

田间实践:躬身力行传承农耕精神
烈日下,实践团队与瓜农共同完成200个硒砂瓜的选瓜、套网、装车工作。吴宏亮教授现场示范“三看两摸”选瓜法:看纹路清晰度、瓜脐形状、瓜蒂新鲜度,摸瓜身硬度与光滑度。学生袁泽明感慨:“从课本到田间,才真正理解了‘知行合一’的分量。”
香山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立新对实践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大学生团队不仅带来智能设备,更通过云平台和品牌宣传帮我们打开了新市场。”

长效合作:建立可持续助农机制
返程前,团队与当地合作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计划建立“智慧农业工作站”,由吴宏亮教授担任首席技术顾问,持续提供技术指导与市场对接服务。团队负责人、农学院学生温嘉茂表示:“科技赋能不是设备搬运,而是要构建‘检测-指导-销售’全链条服务机制。”

夕阳西下,满载硒砂瓜的货车驶向远方,瓜田里新播种的晚熟品种正抽蔓生长。这场科技与土地的对话,正为乡村振兴写下新的注脚。